什么是產后抑郁癥
產后抑郁癥是由生理、心理、社會等多方面因素作用而產生的情感性精 神疾病。有人做過統計,50% -70%的婦女在產后3天內出現抑郁癥狀,表 現為眼淚汪汪、情緒不穩定、好發脾氣、食欲缺乏、失眠、壓抑,甚至有離 婚或輕生的念頭。由于這些癥狀多數可幾天后自行消失,所以很少被人注意, 患病新媽媽也很少去就醫。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對產后抑郁癥這一特殊情況下產生的疾病認識的加深,產后抑郁癥正逐漸引起新媽媽家人以及醫學界的重視。而且抑郁癥嚴重 的話會發展成精神病或者有自殺的傾向,所以,如果發現新媽媽有嚴重的產 后抑郁癥狀,一定要建議她去找心理專家進行咨詢和治療。
1.角色轉換沖突
新媽媽產后不適應自己母親的角色,很多原本可以做的事情,現在因為 寶寶的出生而不能做了,新媽媽感覺自己的一生被束縛了,不自由了,所以 產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造成憂郁情緒。
2.生理因素
經過分娩這一生理過程,新媽媽的身體相當疲憊,再加上產后激素的變 化,以及面對臃腫的體形,新媽媽的憂郁與不安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假如身 邊又缺乏親友給予照顧寶寶上的指導協助,新媽媽的產后抑郁就會更加嚴重。
3.心理壓力
3.心理壓力
產后因寶寶參與的夫妻關系、婆媳關系,以及傳統道德賦予女性的既定 規范,會給新媽媽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這也是造成產后抑郁的因素之一。 忐有過不愉快的孕產經歷,有的新媽媽在懷孕期間經歷了一些麻煩,或以前有過產程不順的經歷, 以往的痛苦經歷,讓產后新媽媽在照顧寶寶時變得焦慮不安,也容易引發產 后抑郁。
產后抑郁癥的危害
產后抑郁癥會給新媽媽本人帶來痛苦。她們情緒低沉、郁郁寡歡,有時 有烏云壓頂之感,嚴重者覺得生不如死。一旦出現產后抑郁癥,新媽媽往往不能很好地履行做母親的職責。對于 —個健康新媽媽而言,養育孩子已是一件非常繁重的工作。若新媽媽患了抑 郁癥,則往往更難于應付,會有力不從心之感;有的新媽媽則根本無法照顧 小寶寶,從而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由于母親終日情緒低落,也會對小寶寶的心理發育產生不良影響。新媽媽患有抑郁癥對夫妻關系也會產生不利影響。研究發現,新媽媽一 旦患了抑郁癥,就很難與丈夫進行有效的交流。
- 上一篇:為什么新媽媽產后情緒需密切關注
- 下一篇:產后調節抑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