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新媽媽產后情緒需密切關注
新媽媽情緒的好壞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在月子里,新媽媽必須注意養 神。中醫認為,異常的精神狀態,不但是精神疾病的直接發病原因,而且也 是其他疾病的誘發原因。良好的精神狀態,有利于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新媽 媽如果在產后不注意精神調養,或憤怒、驚恐、悲哀都會影響身體的復原, 所以新媽媽在月子里必須保持精神衛生,心情愉快。
女性在分娩后由于體內激素水平顯著下降,往往帶來情緒的波動,常在 生產后3 ~10天,從醫院回家以后,開始面對現實生活,有的新媽媽會莫名 其妙地出現傷感情緒,不由自主地掉眼淚。這不必過分擔心,因為這是一種 幾乎每個新媽媽都會出現的現象。一般來說,此種情緒波動幾天后都會自動 消失。
如果新媽媽情緒低落不能及時消除,則容易發生精神障礙,如精神抑郁、 癲狂煩躁、追語妄想等,因此新媽媽要注意保持心態平和,防止情緒低落, 加強精神保健。當新媽媽出現情緒低落時,家人和丈夫要加倍關愛和呵護,對嬰兒要多 加強護理,以使新媽媽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新媽媽的丈夫和親人要避免出 言不遜,不要使新媽媽煩惱動怒、憂愁悲傷。新媽媽也要善于理智地調節自 己的情緒,排除各種雜念,消除或減少不良情緒的出現。新媽媽要盡量保持 精神愉快、清心寡欲、恬淡靜養。當和寶寶建立起母愛的親情后,伴隨寶寶 帶來的天倫之樂,新媽媽低落的情緒就會煙消云散。
產后最初幾周,寶寶需要喂食無數次,新媽媽晚上睡覺也不得安寧,這 也是大多數新媽媽感覺最困難的時期,新生活讓你疲憊不堪,甚至連自己的 生活都照顧不過來,整天蓬頭垢面,十分無助!這些因為疲倦帶來的負面情緒,長期發展就很可能造成產后情緒低落與 憂郁。新媽媽要怎樣重新適應產后新生活,既照顧好寶寶,又讓自己得到足 夠的休息和恢復時間呢?成人的正常睡眠時間只要保證6~7個小時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每一個小 時都被寶寶吵醒,就會覺得睡不好。若寶寶在晚上需要喂乳的話,新媽媽必 須在白天盡量休息,以保證身體健康。新媽媽可以配合寶寶的作息時間來 休息。
不要趁寶寶睡覺的時候做家事,應該在此時睡覺,或是利用這些安靜的 時間盡量休息,或者聽聽放松的咅樂,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必事事躬親,每次都是由新媽媽來安撫寶寶,直到寶寶入睡。晚上給 寶寶喂完最后一次奶后,可以讓丈夫或者請婆婆來幫忙照顧下寶寶,新媽媽 則安心一覺到天明。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就請個月嫂來料理家務和照顧寶寶的部分生活,讓 新媽媽從家務和洗尿布中解脫出來,有更充裕的時間來做自己的事情。